银保监会工作论文《中国影子银行报告》摘要

在20年12月中国银保监会工作论文2020年第9期发布了《中国影子银行报告》(PDF, 746KB)备份地址

本报告详细描述了影子银行的起源和发展演变,中国影子银行的判别标准、范围和规模, 以及影子银行三年治理的背景、过程和成效等,并提出相应的监管建议。

影子银行的定义

影子银行是指常规银行体系以外的各种金融中介业务,通常以非银行金融机构为载体,对金融资产的信用、流动性和期限等风险因素进行转换,扮演着“类银行”的角色。

广义影子银行的范围

广义影子银行包括同业理财及其他银行理财、银行同业特定目的载体投资、委托贷款、资金信托、信托贷款、非股票公募基金、 证券业资管、保险资管、资产证券化、非股权私募基金、网络借贷 P2P 机构、融资租赁公司、小额贷款公司提供的贷款、 商业保理公司保理、融资担保公司在保业务、非持牌机构发放的消费贷款、地方交易所提供的债券融资计划和结构化融资产品。

狭义影子银行的范围

同业特定目的载体投资和同业理财、理财投非标债权等部分银行理财、委托贷款、信托贷款、 网络借贷 P2P 贷款和非股权私募基金等业务,影子银行特征明显,风险相对较高,属于狭义影子银行。

影子银行的规模

到 2016 年底,我国影子银行规模已经相当庞大,广义影子银行超过 90 万亿元,狭义影子银行亦高达 51 万亿元。

三年治理的主要措施

主要措施包括:坚决打击“无证驾驶”的非法金融集团和非法金融活动;严 厉整治虚假注资、循环注资、股权代持和隐形股东;严肃查处大股东操纵和内部人 控制;全力统一规范监管标准和监管流程;大力强化处罚问责;严密梳理制度漏洞; 补齐制度短板,做到监管全覆盖。

主要成效

经过三年专项治理,影子银行野蛮生长的态势得到有效遏制。截至 2019 年末, 广义影子银行规模降至 84.80 万亿元,较 2017 年初 100.4 万亿元的历史峰值缩减近 16 万亿元。风险较高的狭义影子银行规模降至 39.14 万亿元,较历史峰值缩减了 12 万亿元。其中,复杂结构的交叉金融业务大幅压缩,同业理财从 6.8 万亿元降至 2019 年末的 0.84 万亿元,同业特定目的载体投资从 23.05 万亿元降至 15.98 万亿元。

国盛证券的简评(PDF, 1.5 MB)

我国影子银行的主要特点:

  1. 以银行为核心,表现为“银行的影子”,资产端和负债端均与银行密切相关。从资产端看,影子银行的客户绝大部分 是银行的客户,实质为通道业务。从负债端看,银行是非银金融机构和影子银行资金的主要提供方。
  2. 以监管套利为主要目的,违法违规现象较为普遍。
  3. 存在刚性兑付或具有刚性兑付预期。
  4. 收取通道费用的盈利模式较为普遍。
  5. 以类贷款为主,信用风险突出。